大灣區博物館大會探討何以“面向未來”
新華社廣州9月13日電(記者鄧瑞璇、面向未來黃浩苑)9月11日至13日,大灣以“面向未來的區博博物館”為主題的2023大灣區博物館發展大會在廣東東莞召開。大會設置科技文保與產業發展、物館新館建設與特展運營和數字文博應用拓展等議題,探討吸引各地博物館、面向未來美術館、大灣專家學者、區博相關產業企業代表近400人參加大會,物館為粵港澳大灣區在博物館領域合作提供一個多元交流的探討平臺。
文化遺產保護、面向未來利用與傳承是大灣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博物館肩負文明傳承、區博文化延續、物館文教昌盛的探討重要使命。
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委書記、主任譚平認為,大灣區博物館事業的蓬勃發展,必將為人文灣區建設提供重要的文化引擎。中心愿與大灣區博物館一起,秉承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積極搭建文物國際交流合作平臺,推動大灣區博物館事業高質量發展,為推動人文灣區建設更好地擔負起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新使命。
隨著數字化技術的不斷發展,博物館館藏文物保護與管理數字化已經成為趨勢。數字化技術不僅可以改善傳統技術的缺陷,提高文物保護的效率和精度,而且可以拓寬文物宣傳的傳播渠道、提升文物宣傳的傳播速度,使文物的傳播更加廣泛和便捷。
中國數字文化集團委書記代柳梅說,集團將充分發揮在文化資源數字化方面的經驗和優勢,強化文物領域的知識產權的保護與應用,與眾多文博機構、企業和行業組織共同攜手建立文物數字化的標準規范體系,以數字化助力中國文博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大會設置了展覽、會議、公眾教育和文博游徑調研活動,以“面向未來的博物館——交流·開拓·發展”為內容主旨,從“融合:科技文保與產業發展”“可持續:博物館ESG論壇”“破局:新館建設與特展運營”“創新:數字文博應用拓展”四個主題會議入手,碰撞大灣區博物館高質量發展新思路。